梆子迷-河北梆子大全,河北梆子全剧选段,河北梆子MP3下载

河北梆子--鸟中凤凰十三旦

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,形成于清道光年间(1821—1850),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。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,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;在舞台艺术上,无论是音乐、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,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,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、刚劲、华丽、委婉的特点,流行于河北、天津、北京以及山东、河南、山西部分地区,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传统戏曲剧种之一。


从河北梆子的形成到兴起,其间曾出现过三个大的艺术流派。一支为直隶老派,一支为山陕派,这两派统称为京梆子。在这两派之后,又产生了一个直隶新派,标志着河北梆子历史的不同发展阶段。每种流派都对河北梆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


影视和话剧是以导演为中心,而中国戏曲则是以名演员为中心。所以一个剧种的兴盛和名演员辈出是分不开的,今天为大家讲述的就是山陕派代表人物侯俊山与河北梆子的渊源。


在我国所有戏曲典籍和辞典中,都给这位戏曲界的名家留有重要的位置并给予最高的评价。清大学士徐桐麟曾赞誉道:“状元三年一个,十三旦盖世无双。”鲁迅说:“老十三旦七十岁了,一登台,满座还是喝彩。”他,就是侯俊山。


候俊山(1854-1935),名达,字喜麟,生于清咸丰四年(1853年),卒于1935年,祖籍山西洪洞,生于张家口万全县东洪庙村。幼时家贫,喜爱戏曲。他9岁开始学北路梆子,入山西太原喜字科班学唱梆子花旦兼习武生,13岁扛了正梁,成了名噪一时的红角,“十三旦”艺名不胫而走。


1870年,17岁的侯俊山离开家乡,来到北京,搭全胜和班演出。第一次在庆和园演《打金枝》、《辛安驿》等剧,便一炮而红。到了同治末年时,十三旦即以“艳名噪燕都"。


侯俊山精湛的表演艺术,不仅征服了北京的一般观众,也使那些看戏十分挑剔的王宫贵族、达官贵人们为之倾倒。光绪十八年(1892),侯俊山被选入升平署,为“内廷供奉"。侯时常被传呼入宫,为慈禧和光绪唱戏,并深得慈禧的欢心。光绪三十年,慈禧曾下―谕,谓“梆子文武旦角之戏,着侯俊山专管。并加双份钱粮,以酬其劳绩。”


经过不断的舞台磨炼,侯俊山成为集文武生旦于一身,技艺超群的梆子戏一代宗师,被誉为“梆子花旦之鼻祖"。


侯俊山有着演戏的天分,但更重要的是他始终保持着学习的精神,不断吸收创新。成名之后的侯俊山依然黎明即起,在院中立两块砖,绑上跷子,一站就是一两个小时,“冬练三九"、“夏练三伏”,从未间断。他善于吸收其他戏曲艺术的长处,融会在自己的创作、表演中。


由于积累了丰富的表演经验,侯俊山的编剧水平也相当高,现在还在上演的京剧经典剧目《小放牛》、《辛安驿》等都是侯俊山首创并演出的。他的保留剧目《关王庙》进京被改编成为今天的名剧《玉堂春》,口梆子精彩武打戏《下水牢》、《画春园》、《连环套》等丰富了京都剧界。侯俊山在北京期间,创造、确立了一大批旦角戏的表演形式及剧目,为后来“四大名旦”、“四小名旦”的创立奠定了基础。



侯俊山以其高超的艺术造诣带动、培养了一批优秀的戏曲人才。京剧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就是他的隔辈弟子,《辛安驿》、《花田错》等都是侯俊山亲授的。著名艺人杨韵谱也从“十三旦”身上受益匪浅。杨韵谱说:“他唱的戏,我一场也不放过,就是我有戏下完装,也要赶去看老人家的演出。他的一举一动,我都一丝不苟地学,把他的戏路子默记下来”。剧评家刘仲绂评说侯俊山,“听了十三旦,三天不吃饭”,这是对侯俊山演出的真实感受。


侯俊山在晚年时回到家乡张家口,留起胡子,过着安适的生活。侯俊山60岁生日时,北京许多戏曲名伶都前来向他祝贺,侯俊山还为他们演了一出《黄鹤楼》。


侯俊山在他的艺术生涯中不断追求,不断创新,将口梆子表演艺术推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,创造了一段中国戏剧历史。侯俊山以精湛的艺术誉满中国戏曲界,他不仅是优秀的戏曲表演艺术家,也是一位出色的戏曲改革家。侯俊山以卓越的艺术才能,对戏曲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,被载入中国戏曲史册。